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三点金

小叶三点金

药材名称小叶三点金

拼音Xiǎo Yè Sān Diǎn Jīn

别名斑鸠窝、辫子草、碎米柴、爬地香、哮灵草、小叶山绿豆

来源为豆科三蚂蝗属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 (Thunb.) 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长大木质根。茎平卧,分枝多,纤细,无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细弱,长约3毫米,基部有1对钻形托叶;小叶片椭圆形或矩圆形,以中间1片较大,长2~9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浑圆,有时微凹,基部宽楔形或稍心形,全缘。花期甚长,自春至秋均可见花,疏散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约10朵,总梗被短毛,花梗纤弱细长,蝶形花冠浅红紫色,甚小,长约4毫米,花萼浅钟状,被有白色柔毛;旗瓣近圆形,凹头;二体雄蕊。荚果具2~4荚节,稍弯,节间明显,每节有矩形种子1粒。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分全草显生物碱、甙、三萜皂甙、香豆精、挥发油、酸性树脂、鞣质、酚类及糖、蛋白质、脂肪油的反应。

药理作用1、小叶三点金草水浸出物对实验性小鼠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豚鼠组织胺性哮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2、小叶三点金煎剂对于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有对抗作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消肿。用于小儿疳积,黄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疮溃烂,漆疮,痔疮。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复方慢性气管炎:小叶三点金1.5两。加水约1000毫升,密闭煎煮2小时,煎成400~500毫升,为1日量,分3次服。10日为一疗程。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头痛、口干、恶心、腹胀、多汗等反应,但不影响治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芋梗

    《中药大辞典》:芋梗药材名称芋梗拼音Yù Gěnɡ别名芋荷杆(《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芋茎(《湖南药物志》)。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柄。7~8月间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乌鸦

    《中药大辞典》:乌鸦药材名称乌鸦拼音Wū Yā别名巨喙乌(《禽经》),大嘴乌(《禽经》注),黑老鸦(《滇南本草》),老鸦(《痘疹论》)。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全体或肉。原形态为鸦科

  • 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糙苏药材名称糙苏拼音Cāo Sū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

  • 烟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胶药材名称烟胶拼音Yān Jiāo来源为硝牛皮时熏烤出的挥发性油状物,冷凝后凝结于灶面的硬块。生境分部各地硝皮厂均产。功能主治杀虫燥湿。外治头疮,白秃,疥疮风癣,湿疹瘙痒等症。用

  • 瓣蕊唐松草

    《中药大辞典》:瓣蕊唐松草药材名称瓣蕊唐松草拼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

  • 白鹅膏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药材名称白鹅膏拼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北沙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沙参药材名称北沙参拼音Běi Shā Shēn英文名RADIX GLEHNIAE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 定草根

    药材名称定草根拼音Dìnɡ Cǎo Gēn别名二面快、青丝还阳、倒生莲、盘龙莲、树林珠、长生铁角蕨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臭威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威灵药材名称臭威灵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云南]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性味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