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寄居蟹

寄居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居蟹

药材名称寄居蟹

拼音Jì Jū Xiè

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

来源甲壳纲寄居虾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壳的全体入药。

生境分部辽宁沿海。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消炎,活血。

治血瘀腹痛:寄居蟹5个,瓦焙研面,黄酒冲服,日服2次。

治跌打损伤,淋巴结炎:干寄居蟹适量,磨醋外涂患处。

治眩晕,耳鸣:寄居蟹2~3两,酒炒后加冰糖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寄居蟹

药材名称寄居蟹

拼音Jì Jū Xiè

英文名Soldier crab

别名寄居、寄居虫、巢螺、寄居虾、寄生虾、海寄生、白住房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活额寄居蟹科艾氏活额寄居蟹下齿细螯寄居蟹及寄居蟹科动物长腕寄居蟹等多种寄居蟹去螺壳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iogenes edwardsii(de Haan)2.Clibanarius infraspinatus Hilgendorf3.Pagurus samuelis(Stimpson)[P.geminus Mclaughlin]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间捕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艾氏活额寄居蟹,形态较大的个体头胸甲长约30mm。额角为一位置在两眼柄基部的鳞片之间的活动刺所代替。头胸甲劲沟前方部分富有钙质,两侧具有横皱褶。左螯特大,无毛,其长节及腕节均呈三角形,背面散布有小颗粒突起近两缘有1列粒,外缘有1列棘,较显着,掌部扁平,侧面平滑,外面常有1小海葵附着共生,上下两缘及指部具有小刺状颗粒突起。右螯较小,两指及掌部有金黄色毛。第2、3步足的腕节及掌节背缘有1列小棘,指节、掌节上生长毛,稍为弯曲,其两侧缘也有毛。寄住的螺壳外面也常有小海葵附着共生。

2.下齿细螯寄居蟹,头胸甲长约35mm,宽28mm左右,额角尖,两柄细长,达第1触角柄第3节中部,而与第2触角柄等长,第2触角鞭长,两螯大小、形状相同,腕节、掌节、指节密生小疣状突起及毛,螯足长节下内缘有一强大的齿。第2、第3、对步足及眼柄上有显着纵条纹,第4、第5对步足指节似螯形,腹部左面有不等二分叉腹肢。头胸甲及腹部淡黄色,鳃部及眼柄中间深绿色,两边绿黄色。步足纵条纹黄色。

3.长腕寄居蟹,头胸甲长约10mm,宽9mm左右。额角中央尖。眼柄达第1触角柄末节的中部,与第2触角棘等长。第2触角棘长,达柄的末节1/3或2/3处,向外侧弯贡,内侧多毛。第2触角鞭比头胸甲长约1.5倍。左螯比左螯大,指、掌、腕节的表面均密布尖或圆齿突,并有稀细短毛。腕节长于掌部,似长方形。左螯小掌部外面很少毛。第1、第2步足指节短于掌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的沙质或泥沙质海底,常在海滨石块间或浅水内负壳爬行,喜寄居于阔口螺壳内。

2.栖息于沿岸半咸水中。

3.多于海滨潮间带活动,繁殖很多。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沿海各海区。

2.分布于黄海、东海及南海。

3.分布于全国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全体似蟹,额角为一活动刺所代零星。左螯特大,无毛,右螯较小,两指和掌部有金黄色毛。腹部柔软,向上歪斜。有海腥味。

性味味甘;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消肿。主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醋磨涂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瘀血腹痛,眩晕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茉莉花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药材名称茉莉花拼音Mò Lì Huā别名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

  • 总状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状绿绒蒿拼音Zǒnɡ Zhuànɡ Lǜ Rónɡ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cok.f.et Tho

  • 海柳

    药材名称海柳拼音Hǎi Liǔ来源药材基源:为黑角珊瑚科动物日本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pathes japonica Brook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净,晾干。原形态日本黑

  • 肺形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肺形草药材名称肺形草拼音Fèi Xínɡ Cǎo别名双蝴蝶、黄金线来源龙胆科双蝴蝶属植物双蝴蝶Tripterospermum affine (Wall.) H.

  • 脉果漆

    药材名称脉果漆拼音Mài Guǒ Qī别名泌脂藤、大飞天蜈蚣、退黄藤、肥力漆、红根叶、追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gia sarmentosa (Lect

  • 咸酸蔃

    《中药大辞典》:咸酸蔃药材名称咸酸蔃拼音Xián Suān Qiánɡ别名丧间(《生草药性备要》),入地龙、酸味蔃(《岭南采药录》)。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

  • 马甲子叶

    药材名称马甲子叶拼音Mǎ Jiǎ Zǐ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叶片。功能主治清热拔毒。外敷治眼热痛,痈疽溃脓。摘录《中药大辞典》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

  • 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药材名称过江龙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

  • 龙血树

    药材名称龙血树别名竹木参、山竹蔗来源龙舌兰科龙血树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N. E. Brown,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润肝止咳,清热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