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糙苏

大花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花糙苏

药材名称大花糙苏

别名老鼠刺

来源唇形科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Diel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治麻风,痈肿。

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花糙苏

药材名称大花糙苏

拼音Dà Huā Cāo Sū

别名老鼠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花糙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egalantha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大花糙苏,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四棱形,疏被倒向短碍毛。茎生叶对生;叶柄长1.5-10cm;叶片卵圆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7.5cm,宽4.2-1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或浅心形,边缘具深圆齿,上面被短纤毛,下面沿脉上被具节疏柔毛。苞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超过花序;叶柄长不及1cm。轮伞花序多花,1-2个生于主茎顶部;苞片线状钻形,较萼为短,边缘密被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钟形,长1.8-2.8cm,外面被具节疏柔毛,具5齿,萼齿先羰微凹,具小刺尖,齿间小齿先端微凹,边缘被微柔毛;花冠淡黄,长3.7-5cm,唇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无毛环,上唇边缘具小齿,下唇较大,外面被短柔毛,3圆齿,中裂片较大,圆卵形,边缘为冰整齐的波状,侧裂片三角形;雄蕊4,二强,前对较长,花丝具长毛,无附属物;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200m的灌丛草坡或冷杉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中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西部。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麻风病;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大豆花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花药材名称黑大豆花拼音Hēi Dà Dòu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目盲翳膜。"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华剑蕨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chinensis C

  • 紫苏苞

    《中药大辞典》:紫苏苞药材名称紫苏苞拼音Zǐ Sū Bāo出处《本草逢原》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宿萼。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功能主治治血虚感冒。用法用量内服:煎

  • 狗脊

    《中国药典》:狗脊药材名称狗脊拼音Gǒu Jǐ英文名RHIZOMA CIBOTII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金毛狮子、猴毛头、黄狗头来源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

  • 海螵蛸

    《中国药典》:海螵蛸药材名称海螵蛸拼音Hǎi Piāo Shāo英文名ENDOCONCHA SEPIAE别名乌贼骨、墨鱼骨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

  • 猬脂

    《中药大辞典》:猬脂药材名称猬脂拼音Wèi Zhī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平,

  • 东风草

    药材名称东风草拼音Dōnɡ Fēnɡ Cǎo别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megacephala(

  • 野花椒皮

    药材名称野花椒皮拼音Yě Huā Jiāo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剥皮,鲜用

  • 白竻薳

    药材名称白竻薳拼音Bái Lè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鼠矢枣

    药材名称鼠矢枣拼音Shǔ Shǐ Zǎo别名长叶绿柴、山黄、糯米牙。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猫乳的成熟果实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ella franguloides(Maxim.)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