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红子根

地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红子。

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80厘米。枝横张开展,有平贴短柔毛。单叶互生,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6毫米,先端圆,有凸尖头,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有少数平贴的毛。花淡红色,几无柄,1-2朵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萼筒管形,先端5裂,外被柔毛;花瓣5;雄蕊约15枚;花柱2。梨果状核果,卵形或球形,长约5毫米,熟时红色,内有3核。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酸涩。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

复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②治红痢:地红子根一两。煎水服。

③治吐血:地红子根二两。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Ground Cotoneaster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落叶或半常绿平铺灌木,高不超过50cm。小枝圆柱形,黑褐色。叶互生;叶柄极短,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叶片近圆形或宽楔椭圆形,较小,长6-8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疏平贴柔毛。花1-2朵;萼筒钟状,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钝圆,粉红色;雄蕊短于花瓣;花柱离生,短于雄蕊。果实椭圆形,长5-6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山岩上或山坡多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酸、涩;凉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主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

  • 满江红根

    《中药大辞典》:满江红根药材名称满江红根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根。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润肺,止咳。治肺痨

  • 大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箭药材名称大箭拼音Dà Jiàn来源泽泻科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b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布于江

  • 泥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

  • 跌破勒

    药材名称跌破勒拼音Diē Pò Lè英文名Seed of Longleaf 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

  • 到老嫩

    药材名称到老嫩拼音Dào Lǎo Nè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artinii(Levl.)Hand.Mazz.[Boehmeria martin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锥栗果壳

    药材名称锥栗果壳拼音Zhuī Lì Guǒ Ké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果实外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锥粟"条。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治

  • 光板猫叶草

    《中药大辞典》:光板猫叶草药材名称光板猫叶草拼音Guānɡ Bǎn Māo Yè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大叶火焰草的叶及全草。原形态大叶火焰草,又名:荷莲豆叶景天。一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