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萼悬钩子

刺萼悬钩子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

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

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

别名黄琐梅、小红袍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alexeterium Foc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刺萼悬钩子 灌木,高1-2m。老枝红褐色,无毛,常被白色粉霜,有钩状皮刺。叶柄密被长柔毛,疏生钩状细皮刺;托叶线形,有长柔毛;小叶3(-5),顶生小叶菱形,侧生小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锐锯齿,上面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1-4朵;花梗被长柔毛和细皮刺;花直径1.5-2cm;花萼长达2cm,外面密被针刺和长柔毛;花瓣近圆形,白色,基部有极短爪,短于萼片。果球形,包藏于萼内,直径达1.5(2)cm,黄色,无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达3700m的山谷溪旁、荒山坡或松林下开旷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

性味淡、苦;平

归经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痢疾,肠风下血,黄疸,肾炎水肿,筋骨疼痛,扭伤,月经不调,小儿百日咳,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主治月经不调,红白痢疾,肠下血,肾炎,黄疸,小儿百日咳,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盏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盏菊药材名称金盏菊拼音Jīn Zhǎn Jú别名水涨菊、山金菊来源菊科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河北、江苏、福建。性

  • 竹凌霄

    药材名称竹凌霄拼音Zhú Línɡ Xiāo别名宝铎草、石竹根、倒竹散、百尾笋、小伸筋草[陕西]来源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长蕊万寿竹Disporum bodinieri (Levl.

  • 红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云草药材名称红云草别名假地榕、红毛藤来源紫金牛科红云草Ardisia maclurei Merr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

  • 侧柏叶

    《中国药典》:侧柏叶药材名称侧柏叶拼音Cè Bǎi Yè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

  • 竹卷心

    《中药大辞典》:竹卷心药材名称竹卷心拼音Zhú Juǎn Xīn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清晨采摘。原形态

  • 菊苣

    《中国药典》:菊苣药材名称菊苣拼音Jú Jù英文名HERBA CICHORII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

  • 葛叶

    《中药大辞典》:葛叶药材名称葛叶拼音Gě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叶片。原形态形态详"葛根"条。化学成分叶含洋槐甙0.17~0.35%。功能主治①《别录》:&q

  • 蛇含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含药材名称蛇含拼音Shé Hán别名五匹风、五爪龙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蛇含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以全草入药。

  • 清香桂

    药材名称清香桂拼音Qīnɡ Xiānɡ Guì别名胃友、野樱桃、野扇花、大风消、万年青、桂花矮陀陀来源黄杨科野扇花属植物清香桂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以根及果

  • 白郎花

    《中药大辞典》:白郎花药材名称白郎花拼音Bái Lánɡ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