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二色内风消

二色内风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二色内风消

药材名称二色内风消

拼音èr Sè Nèi Fēnɡ Xiāo

来源木兰科二色内风消Schisandra bicolor Cheng,以根、藤、果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

功能主治理气活络,健脾。主治劳力过度,四肢酸麻,胸闷,胃口不好。

用法用量根、藤5~8钱,果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二色内风消

药材名称二色内风消

拼音èr Sè Nèi Fēnɡ Xiāo

别名两色五味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苏子、北五味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二色内风消根、茎果实

原形态落叶攀援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互生,常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近圆形、或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5~9厘米,宽3.5~8厘米,先端尖,基部宽楔形,略偏斜,边缘具疏齿牙,两面无毛,质较厚;叶柄长2~3.5厘米,上面具沟。花单性,生于短枝末端苞腋,花径1~1.3厘米;花被片7~13,内弯,外轮花被4~5,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3.5~6毫米,绿黄色,内轮花被长圆形或长圆状刨卵形,长5~7毫米,深红色;雄蕊群扁平,红色;雌蕊群宽卵形,心皮约16枚。果实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1.2厘米,成熟时鲜红色,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阴杂木林下、山坡林缘或路边灌木丛中。分布浙江、安徽。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力过度,四肢酸麻,胸闷,胃口不好。二色内风消六至七钱(果实的用量宜减少),加紫青藤鼠李科枯岭勾儿茶)五至六钱,仙鹤草二至三钱,白马骨八角枫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二色内风消

药材名称二色内风消

拼音èr Sè Nèi Fēnɡ Xiāo

别名香苏子、北五味子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二色五味子的根、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fhisandra bicolor Che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除尽杂物,晒干。

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长3m左右。嫩枝浅棕色,光滑;老枝粗壮,显黑紫色或灰黑色。单叶互生,常聚生于短枝末端;叶柄长2-3.5cm;叶片近圆形,少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5-9cm,宽3.5-8cm,先端短骤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少为圆形,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白粉。花单性,生于短枝末梢的苞腋,直径1-1.3cm,微带清香;花被7-13,外轮4-5片,绿黄色,内轮深红色;雄花有雄蕊5枚,离生,无花丝,排成辐射状,雄蕊柱成扁平五角形,花药着生于药隔腹面两侧;雌花雌蕊群宽卵形,心皮9-16。聚合果长3-7cm;果实近圆形,熟时红色,内含种子1-2枚,种皮具小疣点。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500m的山坡林缘或路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力过度,四肢酸麻,胸闷,胃口不好。二色内风消六至七钱(果实的用量宜减少),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岭勾儿茶)五至六钱,仙鹤草二至三钱,白马骨八角枫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丁茶

    《中药大辞典》: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原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

  • 灯笼果

    《中药大辞典》:灯笼果药材名称灯笼果拼音Dēnɡ Lonɡ Guǒ别名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7~8月采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山麻子,又名:

  • 鸡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血七药材名称鸡血七拼音Jī Xuè Qī别名蜈蚣七、倒生莲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var. sinense

  • 杜香

    药材名称杜香别名喇叭茶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化痰,止咳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橘叶巴戟

    药材名称橘叶巴戟拼音Jú Yè Bā Jǐ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itrifolia 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

  • 珍珠绣球

    药材名称珍珠绣球拼音Zhēn Zhū Xiù Qiú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来源蔷薇科珍珠绣球Spiraea blumei G. Don,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多有分布。

  • 梅花冰片

    药材名称梅花冰片拼音Méi Huā Bīnɡ Piàn别名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出处梅花冰片初以龙脑香之名,载于唐《新修本草》,与龙脑膏香并作一条,称

  • 芒果核

    药材名称芒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英文名Mango seed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