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九爪龙

九爪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爪龙

药材名称九爪龙

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万带兰、吊兰[云南玉溪]

来源兰科九爪龙Vanda amesiana Reich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甘、淡、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治疟疾,咽炎,扁桃体炎,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损伤,风湿痛,腰痛,骨折,外伤出血。本品还可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九爪龙

药材名称九爪龙

拼音Jiǔ Zhǎo Ló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Ames Vanda

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石吊兰、万带兰、卡鲁脚、吊兰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九爪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nda amesiana Reichb.f.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九爪龙,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粗而细长,灰白色,肉质。茎匍匐或倾斜生长。叶互生,成2列,基部鞘状;叶片带状披针形,肉质而稍厚,绿色,中脉明显。夏季于叶腑抽花茎,开紫蓝色花,总状花序生于枝端。蒴果椭圆状柱形,有纵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箐边石岩或滴水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讽除湿;活血祛瘀。主疟疾;咽喉肿痛;湿热淋证;风湿痹痛;劳伤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甘、淡、涩,微温。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跌打劳伤、风湿痛、腰痛、骨折、外伤出血、月经不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背枫

    药材名称白背枫别名驳骨丹、独叶埔姜、白鱼号、白花洋泡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狭叶醉鱼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全株。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 萍蓬草

    药材名称萍蓬草拼音Pínɡ Pénɡ Cǎo来源睡莲科萍蓬草Nuphar pumilum (Timm.)D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西至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药材名称百合子拼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

  • 竹柏

    药材名称竹柏拼音Zhú Bǎi出处1.《纲目》木部柏条载:“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2.《植物名实图考》罗汉松条载:“考《益部方物记》,竹柏叶繁长,而箨似竹。如以箨为落叶则甚肖,若以为笋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铜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棒锤药材名称铜棒锤拼音Tónɡ Bànɡ Chuí别名铜锤紫堇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条裂紫堇Corydalis linarioides Maxim.,

  • 臭威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威灵药材名称臭威灵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云南]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性味甘、辛,

  • 长圆叶艾纳香

    药材名称长圆叶艾纳香别名大黄草、大红草、白叶来源菊科长圆叶艾纳香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黄酮类。药理作用抑

  • 红毛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鸡药材名称红毛鸡拼音Hónɡ Máo Jī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来源鹃形目杜鹃科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Sinensis (Step

  • 姜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三七药材名称姜三七拼音Jiānɡ Sān Qī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来源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