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鸬鹚涎

鸬鹚涎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

药材名称鸬鹚涎

拼音Lú Cí Xián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口涎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

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十声,少住又作,甚或咳发必呕,牵掣两胁,涕泪皆出,连月不愈者:鸬鹚涎滚水冲服。(《纲目拾遗》)

②小儿鸬鹚瘟:光杏仁栀子(炒黑)、石膏、蛤粉、天花粉各二两,牛蒡子三两,生甘草四钱,麻黄八钱,青黛射干各一两,细辛五钱。共研细末,鸬鹚涎三两,加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中国医学大辞典》鸬鹚涎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鸬鹚涎

药材名称鸬鹚涎

拼音Lú Cí Xián

英文名cormorant saliva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唾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Blumenbach)

采收和储藏:交活鸬鹚头向下,使唾液流出,收取。

原形态鸬鹚,中型鸟类,体长80cm。颊、颏和上喉均为白色,形成一半环状。头、羽冠、颈等为黑色,但有金属紫绿色反光,并有白色丝状羽;肩和翼的覆羽青铜棕色,羽缘蓝黑色;初级尺羽黑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反光。下体蓝黑色,产具金属反光,下胁有一雪白块斑。尾灰黑色,羽干基部呈灰白色。虹膜翠绿色。眼先橄榄绿色,缀以黑色玟点;眼下橙内色;嘴下喉囊为橄榄黑色,并缀许多鲜黄色斑点。上嘴黑褐,边缘及下嘴灰白色,且具砖红色斑。跗跖黑色,四趾向前,具蹼及锐爪。冬羽时期,头无羽冠,头、颈无白色丝状羽;颊、颏和上喉的白色半环为浅灰棕色所代替,下肋无雪白斑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河川、湖沼及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营巢于芦甘心丛中或矮树、峭壁上。

资源分布:广布于我国各地。经驯养后可供捕鱼。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化痰镇咳。主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10ml。

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十声,少住又作,甚或咳发必呕 ,牵掣两胁,涕泪皆出,连月不愈者:鸬鹚涎滚水冲服。(《纲目拾 遗》)②治小儿鸬鹚瘟:光杏仁栀子(炒黑)、石膏、蛤 粉、天花粉各二两,牛蒡子三两,生甘 草四钱,麻黄八钱,青黛射干各一两,细辛五钱。共研细末,鸬鹚涎三两,加蜜为丸如弹 子大。每服一丸,灯心、竹叶煎汤化下。(《中国医学大辞典》鸬鹚涎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柑叶

    《中药大辞典》:柑叶药材名称柑叶拼音G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化学成分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 毛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木通药材名称毛木通拼音Máo Mù Tōnɡ来源毛茛科毛木通Clematis buchananin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辛、苦,凉。功

  • 绿豆粉

    《中药大辞典》:绿豆粉药材名称绿豆粉拼音Lǜ Dòu Fěn别名真粉(《日用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夏枯草露

    药材名称夏枯草露拼音Xià Kū Cǎo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水。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夏枯草"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化香树

    药材名称化香树拼音Huà Xiānɡ Shù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

  • 狗屎花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药材名称狗屎花拼音Gǒu Shǐ Huā别名一把抓、蓝狗屎花(《滇南本草》),蓝布裙(《四川通志》),附地菜、牛舌头花(《植物名实图考》),狗舌花(《滇南本草图谱》),龙须草、七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鸭屎树

    药材名称鸭屎树拼音Yā Shǐ Shù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 globosus 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