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鸣胎

猜你喜欢

  • 翻花疮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 护场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者,称有护场,易治;反之,为不护场,难治。

  • 指足底。俗称脚底板。

  • 盘肠似内钓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即小儿盘肠气痛,表现有干啼,额上汗出者。多因小儿肠胃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铃子散加减(《幼科发挥》)。

  • 官医提举司

    元代医务机构名。其职责为掌管医务行政及有关医学的诉讼等问题,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主管该机构。除中央外,又于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等五省也都设立一司。置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

  • 张口抬肩

    指气喘发作时口张肩耸以助呼吸。见《伤寒明理论》。本症多见于严重的喘证患者。宜辨虚实。《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唯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盖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风寒犯

  • 金丝蝴蝶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粥剂

    食疗剂型之一。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适于病后、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常见如八宝粥、大枣粥等。

  • 表里双解

    用于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治法。可分两大类:①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症见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恶心便秘、脉浮滑,可用厚朴七物汤。方中以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厚朴三物汤治里。②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症

  • 老鸦蒜

    见《世医得效方》。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