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痫

食痫

病名。指痫因小儿伤乳伤食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或吐后发热,嗳吐馊气即发搐大便酸臭等。治宜下之。用四味紫丸等。《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痫为病,伤肉食,手足搐动,角弓反张,或拳挛,或张狂大声,如羊如犬大叫,吐出饮食方定。其饮食尽被痰涎包裹在其中。”参见五痫条。

猜你喜欢

  • 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条。

  • 濡泻

    病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称濡泄、湿泻、洞泄。《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详濡泄、湿

  • 新刻马书

    兽医学著作。14卷。明·杨时乔撰。刊于1594年。本书较系统地整理综括了明代以前有关马和马病的兽医学文献。书中附有马的针灸穴位图及多种疾病图,还有一些论治歌诀。内容丰富,但多采集古说,编排次序较乱,并

  • 爱薛

    【生卒】:?~1320?【介绍】:元大臣。祖籍拂林(东罗马)人。通西域语,工星历、医学。中统四年(1263年),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后改“广惠司”,仍命领之。大德元年(1297年)授平章事。元仁宗

  • 头风

    病证名。指头痛经久难愈者。《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也,头风作止不常,愈后触感复发也。”多因患者素有痰火,风寒客之则热郁而闷痛。《杂病源流犀烛

  • 白头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竹二青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竹茹,详该条。

  • 肺津

    又称肺阴。见该条。

  • 裹帘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以白布量患部之长短、阔窄和病势之需要,予以缠裹。相当于绷带。

  • 斑鸠窝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地羊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