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科

风科

医学分科的一种。宋代始设风科,元代医学分十三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专门诊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宋、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科。

猜你喜欢

  • 南扁豆

    见《滇南本草》。即扁豆,详该条。

  • 洪肿

    指水肿之剧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诸病源候论·身面卒洪肿候》:“身面卒洪肿者,亦水病之候,肾脾虚弱所为。”洪肿可见于风水、皮水、石水等病证,亦可见于脚气、

  • 小儿脚瘃(zhú 逐)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 乳嗽

    出《婴童百问》。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 经来白色

    病证名。亦名经水全白。《竹林女科证治》:“经血来时而色白者,兼见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气血俱虚之症。宜服乌鸡丸。”

  • 紫石汤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 小儿至宝锭

    即至宝锭,见该条。

  • 猪耳菜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六法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 蝇影飞越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