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湿

风湿

病名。①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又:“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又:“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②泛指感受风湿而致的多种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瘖痖,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参见痹、脚气条。

猜你喜欢

  • 视物易形

    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指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 忧郁

    情志三郁之一。多因悲忧过度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盖悲则气消,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必伤肝肾。此其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

  •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见针灸大成条。

  • 雀目内障

    病证名。谓目“暮暗朝明与雀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雀目。详该条。

  • 鬾乳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幼幼集成》:“儿将周岁,母复有娠,儿饮其乳,谓之鬾乳。”因为“母既妊娠,精华下荫,冲任之脉,不能上行,气则壅而为热,血则郁而为毒。”儿饮这种乳汁,所以易患鬾病。详继病条

  • 疳气入阴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疳气下注入阴,致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者。多由疳疾脾胃虚弱,以致水湿下注所致。临床可伴有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 挺长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 苍子棵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中医眼科学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将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除总论眼病诊疗外,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眼科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分别作了介绍,内容简明扼要。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

  • 柿子把

    见《中药材手册》。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