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经筋》。指痛如纽结之状。是经筋病的症状之一。
外治法之一。即促进体表溃疡愈合的方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又名收口法。痈疽溃后毒虽尽而肌肉不生,或形成溃疡。多由气血不足或治疗失当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溃疡面大者,除可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因少阴虚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症见咽喉红肿不甚,微痛,干灼不适,或有异物感,晨轻著重,至夜尤甚,唇红颧赤,口舌干燥,手足心热,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大补阴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五方。白蔻仁、木香、藿香、砂仁、甘草。水煎服。治气胀腹满。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