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症因脉治·胁痛论》。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多因寒邪袭肺,水饮内停,或邪热灼肺,肺络受伤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多痰,胁肋刺痛,或咳引胁痛。属寒者,常兼见咳吐稀涎痰沫,身热不高或无热,脉
即瘴气,详该条。
【介绍】:见刘渊然条。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见《重庆草药》。为铧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见医药丛书条。
①出《脉经》。指妇女前阴。②气穴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详气穴条。
《温疫论》卷上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天花粉、知母。加姜、枣,水煎服。治温病下后,重亡津液,里症未尽,而表有余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