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名。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主管该库事务。参见生药库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补理第三方。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各六分,白芍药(酒炒)四分,陈皮六分,白术(土炒)、当归、党参、炙甘草各五分。水煎,空腹服,药渣再煎再服。治下痢日久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如疽瘘之类,有小孔象于蜂窝,因以为名,此亦风湿搏于血气之所生也。”指疮疽之症形似蜂窝者。多生于背部,故后世又有蜂窝发之称。治同有头疽。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①腹下的肥肉。《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②肥胖。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