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见《实用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详该条。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即真阴耗损。可由于:①阳气偏亢,内灼阴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②伤津的进一步发展。如温热病后期肝肾的真阴受伤,病人出现低热、手足心灼热、神倦、消瘦、口干舌燥,或见咽痛、耳聋、颧红,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杉木节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