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痧

阳痧

痧证之一。①指痧证腹痛而手足暖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阳痧,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出血即安。或因郁气不通之故。”宜荆芥汤。②指热毒郁结之痧。《痧症度针》卷上:“阳痧,即热毒郁结之痧,多因冒暑耕耘,趋炎奔走,或怒劳郁勃,或醉饱迎凉,皆能成痧。发则头痛眩运恶心、腹痛、面赤、目红,甚则护心噤口,汗出如油。治之不速,不半日而死。凡见此等热痧,其四肢必温暖,脉必暴数,或沉伏。与阴痧不同,切不可饮热粥、热汤,尤最忌姜汤、烧酒之类,反致不救。法当先刮后放,并鼻卧龙丹,调服痧药,以开闭塞,而通结滞,或令饮冷水,亦可解毒回生。”参见条。

猜你喜欢

  • 退位

    运气术语。指六气主司的更迭。参见不退位条。

  • 气漏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一曰气漏,或肿或消,痛胀难忍者是也。”泛指时愈时发的漏症,漏孔时出脓水者。

  • 钥匙藤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女萎之别名,详该条。

  • 手骨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 水仙桃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 袖珍方大全

    见袖珍方条。

  • 无灰木

    出《本草图经》。即不灰木,详该条。

  • 血木通

    见《中药志》。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 寿星柑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金橘根之别名,详该条。

  • 油蒿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