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名。①《幼科发挥》:“儿有多食而易饥者,此脾胃之邪热甚也。”治宜泻脾胃之火。用三黄枳实丸。②消渴症候之一。详消渴条。
即珍珠丸第一方,见珍珠丸条。
出《范汪方》。即地肤苗,详该条。
胡须多而长。《灵枢·五音五味》:“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四十方。当归二至三两,川芎一两,龟板一具,血余一团。为粗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热服。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暑热挟湿的病证。夏季常见病之一。因暑热蒸动湿气所致。发病机理为暑伤津气、湿浊阻滞气机。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闷身重;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
出《吴普本草》。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