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 针灸聚英

    引凡例卷一上五脏六腑仰人尺寸(图缺)伏人尺寸(图缺)手足阴阳流注中指同身寸法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卷一下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

  • 针灸聚英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1论脏腑、经络、腧穴;卷2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3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4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

猜你喜欢

  • 骨空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介绍了各种痛症以及任脉、督脉、冲脉、水病、寒热、犬咬、伤食等病的针灸疗法和取穴。文中还阐明了任脉、冲脉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穴位及其所主的疾病。因人之周身骨节间均有孔(空),而某些俞

  • 丰隆

    经穴名。代号ST40。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或于条口穴外侧1寸取穴。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

  • 凌晓邬

    【介绍】:见凌奂条。

  • 马痫

    病名。六畜痫之一。即马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二壮。”参见六畜痫、马癫条。

  • 脾虚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身肿之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语言懒怯,常肿常退,此脾虚肿之症也。脾虚身肿之因,大病后,久泻后,脾土之真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不能运化水谷,则诸

  • 张子允

    【介绍】:见张扩条。

  • 产后恍惚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恍惚,由心血虚而惶惶无定也。……失血则神不守舍,故恍惚无主,似惊非惊,似悸非悸,欲安而忽烦、欲静而反扰,甚或头旋目眩,坐卧不常,夜则更加,饥则尤剧,宜天王补心丹。”

  • 青筋藤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血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 差夏

    指长夏和秋令相交的时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物成之差夏。”王冰注:“立秋之后一十日也。”

  • 四大绝证

    指外科的舌疳、失荣、乳岩和肾岩翻花四种疑难疾患。详见四绝及舌疳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