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保赤汇编条。
脚的后部。《灵枢·经脉》:“足少阴之脉……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儿科。又名哑科。见《医学正传》。《太平圣惠方》:“襁褓至一岁,曰牙儿。二岁曰婴儿,三岁曰奶童,四岁曰奶腥,五岁曰孩儿,六岁曰小儿,以至十五岁,皆以小方脉治。”
见金兰循经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阳起石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学著作。3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年。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全身十四经脉循行的文字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和发挥,并补记、说明了各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肝……行善掣节。”掣,牵引;节,关节。行善掣节,是行动时多牵掣其关节之意。
见《医学入门》,即子啼,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34,1972。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