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垒元戎》方。槐角子、人参、桑白皮、苍术、白芷、何首乌、蔓荆子、威灵仙、防风各二两,五味子、苦参、香附、川芎各一两,麝香、冰片各二钱。为细末,另用麻黄(去根节)十斤,水煎去滓,熬膏和丸,每两作十丸,
正骨八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一手或双手握住骨折或脱位之骨的远端,根据不同情况,或从下向上端,或直端、斜端,或从外向内托,使离位之骨,端正复位。托者,有端托和提托之分,常用以治疗轻度的颈椎错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夫多骨疽多有发于手背、足背等处,不专在上腭者。其症皆肿硬一块,久而脱去一骨者便是。其原均属肾虚,肾主骨也。或由疮疽溃久,不能收敛。总因气血不足,肾水素亏,复为寒邪所触
见黄帝明堂偃人图条。
病名。“蚤”通“早”。指平时尚可,至晨咳增。《不居集》卷十五:“蚤嗽,蚤起嗽甚,胃中有食积,至此火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皮以降肺火。”参见咳嗽、早晨嗽条。
即平脉。详该条。
病名。即漏蹄风。详见该条。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方。人参、防风、黄芩各一两,细辛一两半,茯苓五钱,茺蔚子二两。为末,水煎服。治目生翳如偃月之状。
出《药性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