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龙牙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白降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痘疹正宗条。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四方。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浸)、天门冬、麦门冬、茯苓、炒山药、枸杞子、白芍药(酒炒)、黄柏(盐酒炒)、知母(盐水炒)、玄参、炒薏苡仁各一两,五味子七钱,生甘草五钱。为细末,炼
指人体正气先虚,复感受虚邪,两虚相合而发病。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因素,六淫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部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推拿穴位名。①即赤淡黄筋。见《保赤推拿法》。②即赤筋。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