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①“妇人中风
①运气术语。指六气定位中的在泉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金气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徵其下气而见可知也。”②人身下元之气。《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悗。”③治疗效应降气或镇潜。《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书名。又名《素灵类纂约注》。清·汪昂撰。3卷。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9篇,参考各家学说作了简要注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半边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珠儿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