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越鞠丸

越鞠丸

《中国药典》:越鞠丸

药方名称越鞠丸

处方香附(醋制)200g川芎200g栀子(炒)200g苍术(炒)200g 六神曲(炒)200g

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涩、苦。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丹溪心法》卷三:越鞠丸

药方名称越鞠丸

别名芎术丸(《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温水送下。亦常用作汤剂,水煎服。

备注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并与气、火、食郁有关,所以方中不另设治痰药,亦治病求本之意。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猜你喜欢

  • 活血通络方

    药方名称活血通络方处方川芎10克,当归12克,茺蔚子18克,红泽兰12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干地龙12克,防风12克,木瓜18克,丹参18克,代赭石18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气血瘀滞

  • 沉香内消丸

    药方名称沉香内消丸处方沉香半两,木香半两,葫芦巴(酒浸)2两,小茴香(炒)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疝气,阴囊肿大,或左右肾偏,结核疼痛难忍,下元虚冷,久而不愈者。用法用量

  • 黑铅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黑铅散药方名称黑铅散别名青金散处方黑铅沙子(画家银涂是也)。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下虫。主寸白虫累取不尽,久令人面黄,心中如饥。用法用量青金散(《普济方》卷二三九)。摘录《圣济

  • 九气拈痛丸

    《中国药典》:九气拈痛丸药方名称九气拈痛丸处方香附(醋制)300g木香75g高良姜75g陈皮150g郁金150g莪术(醋制)600g延胡索(醋制)300g槟榔150g甘草75g五灵脂(醋炒)300g性

  • 酒症圆

    药方名称酒症圆处方雄黄(拣六个.如皂荚子大)、巴豆(不去皮.不出油)、?各十五个。炮制右三味,同研细,入白面称重五两半,滴水和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将一粒放水中。如药粒浮于水上,即去麸不用。

  • 匀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匀气散药方名称匀气散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两。藿香叶、甘草,各八两。缩砂仁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除胀满噎

  • 四陈汤

    药方名称四陈汤处方陈皮(去白)陈香橼(去瓤)陈枳壳(去氟,面炒)陈茶叶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气滞腹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点服。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保荣汤

    药方名称保荣汤处方当归1钱,山栀(炒黑)1钱,地榆1钱,牡蛎1钱,侧柏叶1钱2分,川芎1钱2分,赤芍1钱2分,生地1钱2分。功能主治妇女月经每次数日不能止,或隔几日复见微红。用法用量用灯心30茎,水煎

  • 接指方

    药方名称接指方处方真正沉重苏木、蚕茧。制法苏木为细末。功能主治指断,及其余皮肤刀伤。用法用量敷断指间,外用蚕茧包缚定固,数日如故。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 拔针散

    药方名称拔针散处方灵磁石(研)3钱,巴豆霜(去油)1钱,蓖麻子(去油)5钱,蜣螂虫6个,麝香2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肉中断针。用法用量掺膏药上贴之,肉中断针即提出。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