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眩运

血虚眩运

病证名。又作血虚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血虚阴虚也,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此血虚眩晕之症也。”多因损伤心脾,肝火炽盛,阴血亏耗而致。治宜滋阴补血为主。血虚无火者,可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酸枣仁汤等方;血虚有火者,可用天王补心丹知柏四物汤知柏天地煎、知柏肝肾丸等方。眩晕可由失血过多所致。《丹溪心法·头眩》:“吐衄漏崩,肝象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血虚眩运也。”治宜补肝养血益气滋阴等法。参阴虚眩晕失血眩晕条。

猜你喜欢

  • 胀论

    《灵枢经》篇名。胀病有五脏胀和六腑胀。此外尚有脉胀、肤胀之分。本篇讨论了这些胀病的发生机制、证候特征,诊断和治法,故名。

  • 黄鼓疔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 拉牛入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黑龙骨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

  • 退妊

    见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即打胎。《坤道指南》载退妊方:五味子、三棱、莪术、归尾、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为末,水调服。

  • 推胃脘

    小儿推拿方法名。由喉部向下推至中脘穴,用治呕吐等症。《厘正按摩要术》:“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顷蘸汤。”

  • 卢经裒腋

    书名。2卷。日本加藤博撰。刊于1721年。作者谓医道以《内》、《难》为宗,不明医经则医术无由;《难经》概括《内经》言要义密,而注之者瑕瑜互见。遂旁参诸家,择其精粹,间附己意,以成此书。其《难经》正文以

  • 陈岳谿

    【介绍】:见陈文治条。

  • 足跟发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此症生于脚跟之上,由于涉水或远行伤筋或湿热流注所致。初起易忽视,先痒后疼,肿痛成脓,则终年不敛,脓水淋漓。治宜早期用艾灸,若不愈则用万灵膏、生肌散敷之。痒时用椒盐汤洗,内

  • 水苗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