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上方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中的一种。
见《四川中药志》。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儿科医生。槜李(今浙江嘉兴)人。因念小儿之疾苦,惟疮疹皆不可免,而治疗之间,毫发一差,死生随异,乃广求古人之议论,证以己所闻见,撰成《痘疹论》3卷。
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治疗:内服通窍活血汤。相当于色素沉着症。
①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治见疔疮条。②见《本草纲目》。即盐麸子,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左右各十二条,后端皆与胸椎相连,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骨;下二条前端游离,合而构成胸廓。
见《云南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小儿诊法,即三关。详见上关、中关、下关及风关、气关、命关条。②推拿部位名。又名小三关。即食指三节指骨的腹面,近端指节为风关,中段指节为气关,远端指节为命关。《小儿推拿广意》:“指上三关,推之通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