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
出《蕲艾传》。为艾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蕲艾传》。为艾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一作蒙昧。指神情昏昧,意识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状。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参见心痛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RN12。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
出《滇南本草》。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5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朱氏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逐条论析。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证、杂证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作者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并创用芦根方等效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俞氏曾为季梁治病。
经穴名。代号GB15。《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眉中直上入发际0.5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之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