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品辨义

药品辨义

见博物知本条。

猜你喜欢

  • 慎火草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景天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喉痛

    病证名。《喉科心法》:“其人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鸣,盗汗,梦遗,夜热夜咳之症。偶然受热,或食热物,或犯房欲,即咽喉痛,红肿,或红甚而不肿,夜甚于昼。脉洪数,或细数,由肾中真阴亏损故

  • 睛高突起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 半身不遂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半身不遂痧》:“心主血,痧毒入于血分,故易攻心,此痧症所以发昏也。若痧之慢者,冲激迟缓,未逆于心,留滞经络,或在于右,或在于左,为半身疼痛,或麻痹不仁。如此半身不遂,总因痧毒之遗

  • 出自鼻之液。《诗·泽陂》:“涕泗滂沱。”《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涕、泗、洟,皆鼻液也……以生于肺,则曰泗。”即涕。详该条。

  • 牛舌头菜

    见《云南中草药》。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 首窍阴

    见头窍阴条。

  • 田螺水

    出《本草纲目》。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分泌的水液。性大寒。①治目热赤痛,烂弦风眼,螺中入食盐少许,取汁滴眼;疔疮肿毒,痔疮肿痛,螺中入冰片

  • 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

    见伤寒溯源集条。

  • 百日疮

    病名。①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小儿出生后百日内出现的瘙疹。详瘙疹条。②见清·谈金章《诚书痘疹》。即痘疮。详痘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