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上焦吐者,皆从于气。……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结燥,气上冲而胸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宜用桔梗汤、木香散、七气汤,或用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等
出《灵枢·经水》。即手厥阴心包经,见该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见该条。
指未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昳慧。”参见十二时条。
病名。出《疮疡全书》。指妊娠六、七个月,胎气旺盛,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肝胃二经,经络瘀阻,乳房结肿疼痛,谓之内吹乳。若色红者,多属热,宜柴胡清肝散;不红者,为气郁,宜逍遥散。参见妊娠乳肿条。
①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②经穴名。代号RN10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属任脉。足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