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肿

脚肿

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见《证治要诀·肿》。一作足肿。《医林绳墨》卷五:“足肿者,谓腿足作肿也。有湿热太甚而作肿者,其色红肿,当清湿热,如当归拈痛汤亦可。有脾虚不足而作肿者,其色白肿,当养脾气,如参苓白术散牛膝苡仁。有脾虚气滞而不行者,肿久必有水出,破之难痊,宜当实脾为要,如参苓白术散加升麻泽泻。有病久而作肿者,其肿下连足跌,如皮肿可治,肉肿难除,当养正健脾,如补中益气汤加牛膝、续断。”参见水肿条。

猜你喜欢

  • 刘词

    【介绍】:宋代人。著有《混俗颐生录》二卷,已佚。

  • 天竹叶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 肉馄饨草

    出《眼科要览》。为马蹄金之别名,详该条。

  • 热极生风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

  • 治痘大成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 景岳全书发挥

    书名。4卷。题名清·叶桂撰(一作姚球撰)。刊于1844年。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

  • 气结腹胀

    病证名。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气结腹胀之症,胸腹凝结作胀,胀而不休,或胸前饱闷,或小腹胀急。”多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气血凝滞所致。治宜理气解郁为主。若攻冲

  • 行气玉佩铭

    气功铭文。原刻于一十二面体角柱形玉佩上,约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共四十五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

  • 少海

    经穴名。代号HT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节。属手少阴心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并有贵要静脉,尺侧下副动、静脉和

  • 单缠风

    病名。即单缠喉风。《重楼玉钥》上卷:“初起一边红肿作痛。左属心,右属肺,或肿颈上。治同双缠风。”详缠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