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热丹毒

胎热丹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胎毒发丹赤游风小儿丹毒之一,系因胎毒内伏,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或常穿烘衣,或母乳内热邪所致。初发赤肿光亮。发于头面、四肢,或延及胸腹,色赤游走不定。由腹、背传四肢者顺,若由四肢传入腹、背及阴囊者逆。初宜升麻葛根汤表之,次用驱风散清之,甚者服大连翘饮,如腹胀不乳,为毒气入里,应用紫雪散外治丹毒条。

猜你喜欢

  • 和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涎等作用。《小儿按摩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 治麻新书

    麻疹专著。3卷。清·田九如撰。刊于1842年。此书大体分为麻科审症、麻科集腋、麻科撮要三部分,主要阐述麻疹前后出现的各种证候及治疗方法,尤详于顺、逆、险证的证治。书末附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

  • 猪姆草

    见《植物名汇》。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水俞五十七处

    出《素问·水热穴论》。即肾俞五十七穴,见该条。

  • 吉灶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太阳膀胱经风热所致。证见丹从头额向脑发展,红热肿痛不已,浑身作热。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外用紫荆散调搽,或赤小豆末调搽。

  • 十二号既济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降香桃花散,见该条。

  • 苦榴皮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皮肤病》。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 风温

    病名。①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

  • 脉影图说

    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

  • 养阴清肺糖浆

    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