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虚证

肾虚证

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腰背痠痛,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胫力劣,不能久立。”《本草经疏》:“肾虚,即肾水真阴不足。十八证,肾虚腰痛,属精气虚;骨乏无力,属阴精不足,虚主骨故也;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梦遗泄精,属肾风有火;溺有余沥,属气虚;溺血血淋,属肾虚有火,热伤血分;伤精白浊,属房劳过度,以致精伤流出,似白浊证;五淋属肾虚,兼有湿热;精塞水窍不通,属房欲不竟,或思欲不遂,或惧泄忍精,或老人气不足以送精出窍;齿浮真牙摇动,及下龈软,或齿衄,属肾虚有热;下消,属肾阴虚,火扰下焦善恐,属肾气虚肾藏志故也;阴窍漏气,属肾气虚不固,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故见是证;疝,属虚寒,湿邪乘虚客之所致;……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方用补肾丸鹿茸丸补肾磁石丸等方。参肾病肾虚寒等条。

猜你喜欢

  • 楝根木皮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 通剂

    十剂之一。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刘完素曰:留而不行,必通以行之,如水病为痰澼之类,以木通、防己之属攻其内,则留

  • 孙德润

    【介绍】: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年),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 何顺中

    【介绍】:元代医生。江苏昆山人。自曾祖以下世代以医为业,顺中医术更精,任太医院太医达四十年之久。

  • 疥疮

    病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

  • 百晬(zui 醉)内嗽

    病名。出《幼科发挥》。又名百日内嗽、乳嗽、胎嗽。指婴儿出生百日内出现的气憋、痰嗽。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郁于肺卫,聚液成痰,痰热阻肺,肺失肃降,气机逆乱所致。临床以发病急,变化快,由肺累及心肝

  • 苏子桃仁汤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即加减苏子桃仁汤,见该条。

  • 紫短舌

    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 验方新编

    书名。清·鲍相璈辑。8.卷。刊于1846年。作者广泛收集验方,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小儿科、外科、急救及时症等,共分99门。所选医方以民间习用、用药少、方便易得的简便效方为主。由于本书介绍多种病症的

  • 肺热身肿

    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诸气膹郁,肺热成肿之症也。肺热身肿之因,肺热叶焦,肺气怫郁,升降之令不行,治节之官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