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病

肾病

五脏病候之一。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证。肾病以虚证为多,所谓实证,也多属本虚标实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临床表现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腿膝痿弱,腰痰遗精等。若肾阴虚,伴见颧红潮热口干咽痛等症。肾阳虚,伴见肢冷畏寒,阳萎,夜尿多,或黎明前泄泻等症。又有肾不纳气而致气喘者,阳虚水泛而致水肿者。其他如气化功能失常,或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可发生癃闭淋浊等病症。病情不同,当辨证施治。选用益精气,滋肾阴,温肾阳补肾纳气温阳行水滋阴降火,以及清利湿热等法。

猜你喜欢

  • 邵氏医书三种

    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

  • 骶端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 惊骇

    证名。出《素问·金匮真言论》。亦称惊。《医学心悟·惊悸恐》:“惊者,惊骇也。”《慎斋遗书·惊骇》:“惊骇之证,乃心肾不交之故也。”参见惊、喜惊条。

  •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书名。2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

  • 张寿颐

    【生卒】:1873~1934【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山雷,江苏嘉定人。曾任教于神州中医学校、兰溪中医医专,对临床各科有一定心得,尤其对中风症较有研究。所著《中风斠诠》,吸收历代医家精华,辨析疑

  • 攀枝花

    见《本草纲目》。为木棉花之别名,详该条。

  • 寿星柑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金橘根之别名,详该条。

  • 肺邪胁痛

    证名。见《症因脉治·胁痛论》。指肺受病邪所引起的胁痛。多因寒邪袭肺,水饮内停,或邪热灼肺,肺络受伤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多痰,胁肋刺痛,或咳引胁痛。属寒者,常兼见咳吐稀涎痰沫,身热不高或无热,脉

  • 耐惊菜

    见《救荒本草》。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 满月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通常指分娩后一个月。也有的认为一月为小满月,两个月为大满月。张仲远《产孕集》:“产后一月俗谓之满月,二月谓之大满月。”使产妇在此期间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