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①八法之一,一名和解法。是针对外感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里之间,不能使用汗、下等法时,用以和解的治法。《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治温疫的达原饮,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对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阴阳。位于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侧二穴,左右计4穴。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参见砭石条。
见本草经解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