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医生。据史料记载,常以道术治病,似为巫医。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碍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
出《吴普本草》。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出《黔囊》。即冬虫夏草,详该条。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烟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