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
耳后连头部处。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
耳后连头部处。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
证名。见《医林绳墨·眩运》。又作昏晕。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启云。松江(今上海)人。少年落拓不羁,父节之,有医名,督学甚严。名医沈虚明视其才,悉授其术,乃精小儿医。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阳气虚衰、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卷四:“冷喘则遇寒而发。”可用止喘丸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亦称焙。用微火加热,使药物干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空气潮湿时,可用此法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