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学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女人阴中痛引心下,及小腹绞痛,腹中五寒,灸关仪百壮。穴在膝外边上一寸宛宛中。”即在膝外侧缘,当腘窝横纹上1寸处。主治小腹绞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
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②病证名。①乳子中风热,表现为喘鸣肩息(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②风邪外感,表现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醪,浊酒;醴,甜酒。甘浊的酒,古代用以治病(见《素问·汤液醪醴论》)。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英翰。福建闽侯人。先学儒后学医,并专心痘疹科。汇集各家著述,编有《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一书。
见《产宝》。即月经,详该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忌奶者,即孕妇之乳,小儿饮之,易致吐泻等症。
【介绍】:见郎简条。
【介绍】:见陈嘉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