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菀汤

紫菀汤

外台秘要》卷十引《广济方》:紫菀汤

药方名称紫菀汤

别名钟乳补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紫菀五味子生姜(合皮切)白石英(研,绵裹)款冬花桂心人参各60克 钟乳(研,绵裹)麦门冬(去心)桑根白皮各90克大枣20枚(擘)粳米27克

制法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咳嗽土气,咽喉闭塞,短气喘乏,连唾不已,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剧者唾血腥臭,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悴,面色白者。

用法用量用水1.5升,先煮桑根白皮粳米,取9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煎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引《广济方》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紫菀汤

药方名称紫菀汤

处方紫菀(去苗、土)桑根白皮(炙,锉)桔梗(炒)续断各45克赤小豆27克甘草(炙,锉)五味子备30克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75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虚劳骨燕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青竹茹6克,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若热甚,加麦门冬(去心)30克,石膏4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紫菀汤

药方名称紫菀汤

处方紫菀白芷人参甘草(炙)黄耆地骨皮杏仁(去皮、尖)桑白皮(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肺虚感热,咳嗽喘满,发热自汗,口中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大枣1枚,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猜你喜欢

  • 六枝乌金膏

    药方名称六枝乌金膏别名六枝膏处方桑枝1尺,槐枝1尺,榆枝1尺,柳枝1尺,桃枝1尺,枸杞枝1尺(粗如小指,俱1寸截,劈4破)。制法用油4两炒令焦黑,滤去滓,加铅丹半两,蜡1两,复熬令黑色,倾在瓷盒内候冷

  • 大麻仁酒

    《证类本草》卷二十四引《箧中方》:大麻仁酒药方名称大麻仁酒处方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1大升(漉出曝干)。制法上药于银器中旋旋炒,直须慢火,待香熟调匀,即入木臼中,令3两人更互捣1-2数,令及万杵,看

  • 云母散

    药方名称云母散处方云母粉 白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各22.5克龙骨赤石脂各15克制法上五味,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治久痢经年不愈。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酒或米饮调下,日三夜一。摘录《圣济总录

  • 长生丸

    《医学入门》卷六:长生丸药方名称长生丸处方槟榔枳壳各30克 术香15克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全蝎各20枚制法共为末,饭丸黍米大。功能主治健脾化痰。主婴儿瘦怯,面黄,白睛多,喜哭,身肌肉薄,大便色白。用法用

  • 厚朴豆蔻散

    药方名称厚朴豆蔻散处方厚朴(去粗皮,锉,姜制,炒)7钱半,干姜(炮,洗)7钱半,草果仁7钱半,肉豆蔻(面裹煨)7钱半,良姜(炒)7钱半,人参(紧实者,去芦)半两,缩砂仁半两,白术1两半(麸炒),丁香3

  • 辟寒救腹丹

    《辨证录》卷十三:辟寒救腹丹药方名称辟寒救腹丹处方白术90克茯苓9克肉桂9克金银花90克附子3克当归60克蛇床子15克功能主治主小腹生痈,漫肿坚硬疼痛,皮色不变,有热渐红,或无热不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药方名称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别名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桂苓甘术汤(《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茯苓12克桂枝9克(去皮)白术6克甘草(炙)6克功能主治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

  • 草寒食散

    药方名称草寒食散处方钟乳(炼)1分,附子(炮,去皮)1分,栝楼根1分,茯苓1分,牡蛎1分(熬),桔梗1两,干姜1两,人参1两,防风1两,细辛5分,桂心5分,白术3两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腹胁下支满

  • 鸡肉丸

    《名家方选》:鸡肉丸药方名称鸡肉丸处方雌鸡1具(去羽皮骨肠),信石(为末)1钱5分。制法上和调,分而为七,纳土器七枚,固封,以盐泥遍涂器面,乃悉烧之,初以文火,后以武火,须臾下火,细末糊丸。功能主治梅

  • 干葛厚朴汤

    药方名称干葛厚朴汤处方葛根1钱,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桔梗1钱,山楂1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伤寒发斑,胃实胸膈胀满,身发红点,脉大有力。用法用量水煎服。烦躁,加豆豉;实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