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眼力

眼力

见《银海精微》。又名目力。指眼视物的功能,同今之视力。

猜你喜欢

  • 消瘀荡秽汤

    《石室秘录》卷六方。水蛭(炒黑,研末)、雷丸、红花、枳实、白芍药、牛膝各三钱,当归二两,桃仁(去皮尖,捣)四十粒。水煎服。治血臌。

  • 阳盛阴伤

    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阳热过盛的病证,往往耗伤阴津。如气分热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肠热结,治宜急下存阴;营血热盛,治宜清营养阴,或兼凉血解毒。对于阳热过盛的一切病证,谨防阴津的耗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 分湿消毒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铅丹二两,炒铅粉、白蜡各一两,乳香、没药、儿茶、樟脑、松香各三钱,轻粉一钱,血竭五钱,冰片、麝香各五分,铜绿三分,炒地龙粪一两五钱。为细末,先用葱汤洗湿疮口,后掺此药于患处。治

  • 圣术散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炒白术五钱至二两,炒干姜、肉桂各一至二钱,陈皮(酌用或不用)。水煎服。治饮食偶伤,或吐或泻,胸膈痞闷,或胁肋疼痛,或过用剋伐之药,致伤脏气,有同前证,而脉息无力,气怯

  • 豆寄生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 三菍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 子龙丸

    即控涎丹,见该条。

  • 伤食恶寒

    病证名。《证治汇补·恶寒章》:“伤食恶寒,由饮食过度,宿食内停,或食冷物所致。脉必沉滑,恶心头痛,饱闷咽酸。宜从消导,食化而寒自己。”参见恶寒、伤食条。

  • 灭火汤

    《辨证录》卷二方。玄参三两,沙参二两,白芥子三钱,茯苓、熟地黄各一两,山茱萸、麦门冬各五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歪斜。

  • 孙梦熊

    【介绍】:见何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