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
即健脾。详该条。
即健脾。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京师(北京)人。世医出身,生活于十六世纪。初任职于御药房,嘉靖元年(1522年)任御医,后任太医院院使,因得明世宗赏识,升官至通政史、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并曾主管太医院。1547年
病证名。亦名妊娠消渴。《妇科胎产百病》:“胎前消渴是三焦火盛,四物汤加生地、黄柏立效。”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即松塔,详该条。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
见《本经逢原》。为蒟酱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脉诀条。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词中“每月”似应为“某月”。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
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