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治表寒证,宜用辛温解表的汗法,以发散风寒;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等温法,以祛寒温里。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土郁夺之,谓下无壅滞也。”上郁,指中焦脾胃湿邪郁阻;夺,指祛除。如湿热郁阻,腹痛腹胀,大便稀粘而臭,舌苔黄腻,用苦寒燥湿法。又如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
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火嗽。肺受热邪而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吐黄色稠痰,面红咽干,指纹紫色。治宜清宣肺热。用泻白散加减。
出《本草原始》。月经的别名,详月经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名,出《养性书》。将两手掌擦热后,来回抚摩额部。《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养性书》:热摩手心,频拭额上,谓之修天庭。连发际,二三七遍,面上自然光泽,所谓手宜在面是也。”
证名。指阴茎内缩之症。属阴缩范围。《类证治裁·阳痿附茎缩》:“有阴茎内缩,乃肝之筋受寒,四逆汤加参、桂。”详阴缩条。
经穴名。代号SJ15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背部,冈上窝内,当大椎穴与肩峰后端外缘连线之中点处;或于肩井与曲垣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布有付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和颈横动脉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用。柄长20厘米,头圆形(用钢或铜制),直径1.2厘米(图115)。图115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