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书
见痧症全书条。
见痧症全书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足背。
见本草经疏条。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两邪相合,可致肌肤疼痛、关节挛痹,并有痛处固定、病程缠绵的特点,故名。
出《简便良方》。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胸膈胀满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明·张景岳《类经》:“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胀。”多由脾失健运,消化不良,气机阻滞所致。②即气胀。《金匮翼》卷四:“膜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见伤寒准绳条。
形容抬肩以助呼吸的状态。《素问·通评虚实论》:“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本症多见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哮喘病发剧时亦可见此。参见张口抬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