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疾医

疾医

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又指该科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几种。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猜你喜欢

  • 大小肠交

    病名。指产后阴道直肠漏。《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三:“产妇小便(指阴道)出粪,名大小肠交。”

  • 脱阳痧

    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脱阳痧,小腹急痛,肾缩面黑,气喘出冷汗,名为脱阳,有似发痧,用连须葱白三茎研烂,酒四碗,煮二碗,作三服。又炒盐熨脐下气海穴,令气热。”参见阳条。

  • 心虫

    即蛔虫,详该条。

  • 谈金章

    【介绍】:清初儿科医家。字心揆,一字黄郛。其先浙江嘉兴人,自其祖始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已历二十一世业医,承家学,亦精于医,尤擅儿科。著有《诚书》(一作《幼科诚书》)16卷(1661年)、《诚书痘疹

  • 海金沙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 妊娠足痿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足痿乃阴血聚养胎元,不能荣润筋骨,故自膝胻之踝胫,艰于履地,状如痿躄。……宜养血滋荣,壮筋健骨则两足自然有力。产后加温经强阴之药,宜大健步丸。”(熟地、砂仁、白术、苍

  • 指毒物、毒害、疫毒。①病因之一。疮疡发病中,常见的病因有火毒、热毒;虫兽咬伤而感受邪毒的如蛇毒、狂犬毒、疫畜毒;先天禀赋不耐接触某物而受害者如漆毒、沥青毒等。②病证名。疮疡之泛称,如疮毒、痈毒、阴毒、

  • 罗整斋

    【介绍】:见罗国纲条。

  • 手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脉从腕上3寸的偏历穴处分出,走入手太阴肺经;它的支络,从偏历向上

  • 珍珠母丸

    即珍珠丸第一方,见珍珠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