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
拼音Gān Jī Yào
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
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
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疙瘩五钱,吴萸子一钱,煨水服。
②治食积饱胀:食疙瘩一镜。研末,开水吞服,一日二次。
③治痢疾:食疙瘩五钱,麦子三钱(炒焦)。煨水服,一日三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疳积药
拼音Gān Jī Yào
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
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
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疙瘩五钱,吴萸子一钱,煨水服。
②治食积饱胀:食疙瘩一镜。研末,开水吞服,一日二次。
③治痢疾:食疙瘩五钱,麦子三钱(炒焦)。煨水服,一日三次。(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蜇虫拼音Zhē Chónɡ英文名Ground Beetle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药材名称山木通根拼音Shān Mù Tōnɡ Gē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matis finetiana Lévl.et Vant.[C
《中国药典》:熟地黄药材名称熟地黄拼音Shú Dì Huánɡ英文名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
药材名称百解藤拼音Bǎi Jiě Ténɡ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hyp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枞药材名称鸡枞拼音Jī Zōnɡ别名鸡枞蕈、鸡菌、鸡堫、鸡宗、鸡肉丝菇、伞把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鸡枞Collybia albuminosa (Berk.)Petch。
《中药大辞典》:山橘叶药材名称山橘叶拼音Shān Jú Yè别名金豆叶(《广东中药》)。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橘的叶。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山橘(《本草求原》),又名:
《中药大辞典》:崖棕根药材名称崖棕根拼音Yá Zō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崖棕的根。原形态崖棕,又名:宽叶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丛生,横走;茎侧生,高达30厘米,扁而平滑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中药大辞典》:黄粱米药材名称黄粱米拼音Huánɡ Liánɡ Mǐ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原形态梁为禾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