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之一。①《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多由外感而生。治宜山精丸、三仙丸等。②指痰湿聚于脾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小腿前方。与承山穴相对。治急惊。《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文华条。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山廓。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膀胱经。详该条。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腰痛之一。见《济生方·腰痛》。因雨露水湿侵袭腰部所致。证见腰冷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或见身肿,逢阴雨则痛剧,脉缓。治宜温化水湿。小便不利者则宜渗利,可用不换金正气散、肾着汤、渗湿汤等方。湿本阴邪,
出《开宝本草》。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