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玉米

玉米

药材名称玉米

拼音Yù Mǐ

别名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出处农政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1~4米,节间有髓,基部各节具气生根。叶片长大,扁平,剑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含2小花;两颖几相等长,膜质,背部隆起,具9~10脉;外稃与内稃均透明膜质,几等长于颖;花药橙黄色,长达5毫米;雌小穗孪生,成8~30行排列于粗壮而呈海绵状之穗轴上;两颖相等,甚宽,无脉,具纤毛,第一小花不育;外稃透明膜质,似颖但较小而无毛,具内稃或否;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雌蕊具极长而细弱之花柱。颖果略成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果期6~9月。

本植物的根(玉蜀黍根),叶(玉蜀黍叶)、花柱(玉米须)、穗轴(玉米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调中开胃。"

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③《本草推陈》:"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饵。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膜香

    药材名称地膜香拼音Dì Mó Xiānɡ别名百里香、地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阿尔泰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altaicus Klok. Et Shost采收和储藏:7-8

  • 救必应

    《全国中草药汇编》:救必应药材名称救必应拼音Jiù Bì Yìnɡ别名白银树皮、九层皮、白兰香、熊胆木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树

  • 长石

    《中药大辞典》:长石药材名称长石拼音Chánɡ Shí别名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出处《本经》来源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原

  •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药材名称柳白皮拼音Liǔ Bái Pí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

  • 树头发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头发药材名称树头发拼音Shù Tóu Fɑ别名黑龙须、银头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珊瑚菌科龙须菌属植物黑龙须菌Pterula umbrinella Bres.,以

  • 滴血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药材名称滴血根别名小血藤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温经,通

  • 老鹳草

    《中国药典》:老鹳草药材名称老鹳草拼音Lǎo Guàn Cǎo英文名HERBA ERODII/HERBA GERANII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来源本品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

  • 狭绿叶线蕨

    药材名称狭绿叶线蕨拼音Xiá Lǜ Yè Xiàn Jué别名爬山虎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绿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levillei(Christ)Ching f.a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胖根藤

    药材名称胖根藤来源蓼科胖根藤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thunbergianum Meisn.,以块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酸,平。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痈疽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