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牛尾菜

牛尾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尾菜

药材名称牛尾菜

拼音Niú Wěi Cài

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

来源百合菝葜属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D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祛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牛尾菜

药材名称牛尾菜

拼音Niú Wěi Cài

别名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江西草药》),金刚豆藤(《贵州草药》),草菝葜大伸筋草(《陕西中草药》),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出处《广西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牛尾菜根茎。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攀援状草质藤本,具纵沟,无毛。根茎具多数细长须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披针状长椭圆形,长2.5~8.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截形至圆形,基出脉3~5,脉间网状,上面光泽,下面淡粉色;叶柄基部具线状卷须1对。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具长总梗,苞片披针形;花淡黄绿色,雄花花被6,裂片披针形,雌花较雄花为小;子房球形,花柱3裂。浆果成熟时紫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分布广东、广西、陕西、浙江、江苏、江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苦,平。

①《江西草药》:"性温,味甘微苦。"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③《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治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

①《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

④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白带过多,淋巴结炎。"

⑤《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炖肉。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气虚浮肿:牛尾菜、毛蜡烛、地洋参各三钱,水高粱根二钱,葵花秆心一钱。绿豆为引,炖肉吃。(《贵州草药》)

②治关节痛:牛尾菜五钱,路边荆一两,老鼠刺一两,豨莶草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肾虚咳嗽:牛尾菜、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三钱,扑地棕根一钱。蒸鸡吃。(《贵州草药》)

④治咳血:牛尾菜、大山羊、岩百合、观音草各三钱,一朵云二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头痛头晕:牛尾莱二两,娃儿藤根五钱,鸡蛋二个。水煎,服汤食蛋。(《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尾菜

药材名称牛尾菜

拼音Niú Wěi Cài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Ripqrian Greenbrier

别名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金刚豆藤、大伸筋草、背梁骨、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摇边竹、白须公、软叶菝葜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riparia A. D 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晾干。

原形态牛尾菜 多年生草质藤本。具根茎。茎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无刺。叶互生;叶柄长7-20mm,脱落点位于上部,中部 下有卷须;叶片较厚,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11cm,下面绿色,无毛。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较纤细,小苞片花期一般不落;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离生,长4-5mm,淡绿色;雄花具雄蕊6,长2-3mm,花药条形,多少弯曲,长约1.5mm;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7-9mm,熟时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除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横走,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每节具凹陷的茎痕或短而坚硬的残基。根着生于根茎一侧,圆柱状,细长而扭曲,长20-30cm,直径约2mm,少数有细小支根;表面灰黄色至浅褐色,具细纵纹和横裂纹,皮部常横裂露出木部。质韧,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气微,味微苦、涩。以根多而长、质韧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茎、根含新替告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neotig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祛痰止咳。主风湿痹证;劳伤腰痛;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浸酒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2.《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3.《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

4.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白带过多,淋巴结炎。

5.《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钓樟

    药材名称大叶钓樟拼音Dà Yè Diào Zhānɡ别名土官桂、干橿木、绿叶甘橿、小叶甘橿、钓樟来源樟科大叶钓樟Lindera umbellata Thunb.,以根入药

  • 蜘蛛果茎叶

    药材名称蜘蛛果茎叶拼音Zhī Zhū Guǒ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长叶轮钟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Merr.采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

  • 车前

    药材名称车前拼音Chē Qián别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

  • 青藏虎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藏虎耳草药材名称青藏虎耳草拼音Qīnɡ Zànɡ Hǔ ěr Cǎo别名松吉斗[藏名]来源虎耳草科青藏虎耳草Saxifraga przewalskii Engl.,以全

  • 打箭菊

    药材名称打箭菊拼音Dǎ Jiàn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西小黄菊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

  • 坠桃草

    药材名称坠桃草拼音Zhuì Táo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双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crotis unifolia(Forst)Reichb.f.采收和储藏

  • 胡荽子

    《中药大辞典》:胡荽子药材名称胡荽子拼音Hú Suī Z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杂

  • 小赤麻根

    《中药大辞典》:小赤麻根药材名称小赤麻根拼音Xiǎo Chì M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种植物小赤麻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亚灌木,高50~100厘米。茎直立,

  • 蕗蕨

    药材名称蕗蕨拼音Lù Jué英文名Chestnut-brown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badium(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