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针

火针

①针具。出《千金要方》,又名煨针燔针。现代所用的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使用时将针烧红,于选定部位速刺速出。应掌握深浅、部位,凡血管内脏关节附近等处禁用。临床多用于痈疽瘰疬顽癣和痹症等。或指大针,见该条。②喉科治疗器械,为烙治喉瘤乳蛾等用之金属针。针身长20厘米左右,粗0.2厘米左右。烧红后刺乳蛾、喉瘤体。参见刺术条。

猜你喜欢

  • 空窍

    泛指体表的孔窍。包括九窍、汗窍、津窍、精窍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 上鼠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 榠樝(zhā 渣)

    出《本草经集注》。又名土木瓜、光皮木瓜。为蔷薇科植物榠樝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果实。分布华东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酸,平。祛湿,舒筋

  • 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草鞋底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古今名医方论

    书名。4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选方切于实用。

  • 朱姑

    见《本草纲目》。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 芸皮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 外感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外感小便不利包括运气小便不利、伤寒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详各该条。

  • 蚂蝗疔

    病名。见《喉科秘钥》。多由心火上炎致上腭生疔,疼痛甚剧,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等。《喉科秘旨》卷上:“疼而微白蚂蝗疔,腭上生来韭菜形,内不肿兮发寒热,速宜针刺自然平。”治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