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经汤

温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匮要略》: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制法吴茱萸9克当归9克 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别名小温经汤(《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 桂心牡丹皮莪茂各15克人参甘草牛膝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致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猜你喜欢

  • 补北健行汤

    药方名称补北健行汤处方生地3钱,熟地3钱,茯苓4钱,丹皮1钱,龟版3钱,女贞子2钱,生苡仁4钱,南沙参2钱,阿胶2钱,丹参1钱,山药1钱5分。功能主治痿症,足不任地,真水不定,阳明为热灼而小筋弛长。用

  • 灵应丸

    药方名称灵应丸处方黄连(大者)2两,蕤仁2两,太阴元精石(阴阳火煅)1两,石决明1两,草决明1两,羊子肝7个(去膜,竹刀切)。制法用多年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内外障眼。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临

  • 攻毒丸

    药方名称攻毒丸处方有子蜂房(焙干存性)。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四

  • 金牛汤

    药方名称金牛汤处方郁金2钱,牛蒡子3钱(炒,研),陈麻黄4分(蜜水炒),瓜蒌皮3钱,苏子1钱半,芥子1钱,沉香5分,贝母2钱,杏仁3钱,橘红1钱,半夏1钱,桑皮2钱,枇杷叶2张(刷毛,蜜炙)。功能主治

  • 山芋丸

    药方名称山芋丸处方山芋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研)白茯苓(去黑皮)五味子磁石(煅醋淬二七遍)熟干地黄(焙)各30克制法上药七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厥逆头痛,及齿痛骨寒。

  • 除风益损汤加减

    药方名称除风益损汤加减处方生地15克,赤芍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防风9克,前胡9克,菊花9克,生蒲黄5克,红花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祛瘀行血,清热散风。主体伤血瘀,风邪侵袭。(眼损伤后出血)用法

  • 如神圆

    药方名称如神圆处方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二七遍.姜汁炒.令干),各等分。炮制上为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羌活胜风汤

    药方名称羌活胜风汤处方白术1.5克枳壳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桔梗薄荷各1.2克荆芥甘草各0.9克柴胡2.1克黄芩1.5克功能主治治风热上扰,眵多眊躁,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

  • 加减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半夏茯苓汤处方法夏2钱,云苓3钱,广皮2钱,砂仁5分,朴花2钱,木香1钱半,炒蕲艾2钱。功能主治顺气降逆。主妊娠胎气上逆,遂致恶阻,呕吐清水或酸水,头胀眩晕,心胸愦闷,起坐不安,时嗳气,饮

  • 化斑散

    药方名称化斑散别名膏母化斑散、石膏知母化毒散处方石膏(煅)、知母(焙)等分。功能主治疮疹倒靥,头疼、头昏。小儿疮斑。用法用量膏母化斑散(原书同卷)、石膏知母化毒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五)。摘录《幼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