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毒犀角饮

消毒犀角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毒犀角饮

药方名称消毒犀角饮

处方防风(去苗)八两,荆芥穗、甘草(炙),各一十六两;鼠粘子(炒)六十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内蕴邪热,咽膈不利,痰涎壅嗽,眼赤睑肿,腮项结核,痈肿毒聚,遍身风疹,瘅毒赤瘰,及疮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并皆治疗。

小儿疹豆欲出,已出热未解,急进此药三、四服,快透消毒,应手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温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科正宗》卷四:消毒犀角饮

药方名称消毒犀角饮

处方犀角(镑)防风各3克甘草1.5克黄连0.9克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治小儿丹毒,身热气粗,啼叫惊搐不宁。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160毫升,徐徐服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猜你喜欢

  • 龙葵膏

    药方名称龙葵膏处方龙葵根半两,莨菪子半两,胡燕窠半两,独颗蒜半两,胡荽子半两,鼠粪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豉半两。制法用酱饭相和烂捣。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醋调封之,每日1换。经

  • 加减苇茎汤

    药方名称加减苇茎汤处方水芦根、冬瓜仁、杏仁、佩兰、连翘、银花、橘白。功能主治妊娠湿温之候,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湿在阳明,已化热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加味火轮丸

    药方名称加味火轮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干姜(泡,洗)半两,良姜(薄切,滴少油炒)半两,天雄(炮,去皮脐)半两,诃子(紧小者,湿纸裹煨,去核)半两,荜拨者半两。制法上为细末

  • 丁附汤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丁附汤药方名称丁附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炮)青皮陈皮丁香附子功能主治主中脘停寒,食物人口即吐,饮食暮热者。用法用量上药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 集仙丹

    药方名称集仙丹处方大红三仙丹1两,明净腰黄2两,生漂牡蛎粉1两,飞净石膏4两,广丹1两,飞滑石3两。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听用。功能主治提脓拔毒。主疮疡脓毒未消,恶腐不脱者。用法用量掺入疮口,不妨略多。

  • 茯苓升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升麻汤处方茯苓赤白各15克升麻5克当归6克川芎3克 苎根10克功能主治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急流水煎服,或调琥珀末6克服更佳。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柴胡二连丸

    药方名称柴胡二连丸处方柴胡、宣黄连、胡黄连。制法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痘后,因肝经实火而致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白汤送下。摘录《保婴撮要》卷

  •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心胆

  • 祛风导痰汤

    药方名称祛风导痰汤处方防风(去芦)南星(牛胆制)枳实茯苓(去皮)羌活各3克白术(土炒)半夏各4.5克甘草(炙)1.5克橘皮(去白)4.5克生姜5片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治中风,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四肢无

  • 二术二陈汤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药方名称二术二陈汤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